她话音轻柔,却语气坚定。她所说的“喜欢”,不仅是一份文化亲近感,也折射出她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与热情。在中文里,“思”有战略、思辨之意,“睿”则象征智慧与远见。这两个字,恰好也折射出当下阿斯利康在中国的三大战略支柱:推动科学与创新、促进诊疗变革与共同健康、支持可持续发展。
从深耕本土到链接全球——中国已成阿斯利康全球创新战略“重要引擎”
“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的新药研发国家,在过去四年间,本土研发的药物数量翻倍。”尹思睿在采访中表示。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负责人尹思睿(Iskra Reic)
事实上,从近几年的战略部署来看,阿斯利康对中国的定位,已经从“重要市场”跃升为全球创新策源地与协同中枢。
今年3月,阿斯利康宣布在北京投资25亿美元建设其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及开展创新合作,这是继上海之后其在中国设立的第二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落地于北京经开区的国际医药创新公园。据悉,该中心以先进的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实验室为支撑,推动药物早期研究和临床开发,同时毗邻顶级研究型医院与监管机构,强化全球资源在中国的集成与转化效率。
坐落于北京的阿斯利康全球战略研发中心
与此同时,阿斯利康正在加速与中国创新药企业的深度合作。尹思睿介绍,近两年来,阿斯利康已完成与14家中国创新企业的全球授权合作。她提到的两个案例尤具代表性:与诚益生物合作开发GLP-1受体激动剂,用于肥胖症与2型糖尿病疾病领域;以及收购亘喜生物,共同开发针对血液肿瘤等多疾病领域的细胞疗法。此外,阿斯利康还通过医疗产业基金支持了27家本土企业加快全球化步伐。
公开资料显示,阿斯利康近期还与康泰生物成立合资企业,建设其在中国首个疫苗生产基地,聚焦呼吸道和传染病创新疫苗开发;与和铂医药合作推进针对免疫性疾病、肿瘤及其他多种疾病的新一代多特异性抗体疗法;与元思生肽共同开发用于慢性疾病的大环肽类创新药物;并与石药集团合作,借助AI技术平台,为多个靶点发现和开发具有多种慢性疾病治疗潜力的临床前候选药物,包括一种用于免疫疾病的临床前小分子口服疗法。
阿斯利康坚信,源自中国的创新将为应对全球健康挑战做出重要贡献。截至目前,阿斯利康中国研发管线与全球同步率达100%。在胃癌、、肝癌、胆道癌等高发肿瘤的全球临床试验中,中国团队已开始承担牵引角色。正如尹思睿所说:“我们不仅致力于让创新药物惠及中国患者,更希望推动这些成果走向全球,真正实现‘在中国、为全球’。”
打造韧性可持续健康体系,中国模式可复制
在本届链博会展台上,阿斯利康重点展示了其高质生态链与可持续医疗体系方面的全球探索成果。
阿斯利康在构建可持续医疗体系、推动医疗行业绿色转型方面一直颇有战略思考。医疗行业碳排放约占全球总量的5%,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医疗体系转型的重要课题。
为此,阿斯利康正持续推进绿色研发、生产、运营及供应链建设。过去五年,公司在中国运营环节的碳排放已累计减少约80%。在实现自身绿色实践的同时,阿斯利康还将绿电溢价降低80%,使其供应商几乎以化石能源同等成本获取绿电,从而加速整个生态系统向净零排放转型。此外,作为SMI中国理事会健康系统工作组联合主席单位,阿斯利康中国还携手行业伙伴共同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可持续市场倡议”中国论坛现场
据尹思睿介绍,阿斯利康正在通过SMI平台,与多个行业伙伴共同推动医疗产业脱碳转型。2024年,阿斯利康联合多方发起了中国首个多方“可再生能源采购计划”,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万吨,相当于5万辆汽车的年排放总量。
尹思睿表示,“SMI正是一个范例,展示了企业如何通过共建机制实现可持续、韧性与成本效率的平衡。我们正推动可再生能源以更可负担的方式惠及整个供应商和制造商,这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责任共识。”
资料显示,阿斯利康在华三大生产供应基地之一的无锡基地已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灯塔工厂”,通过部署30多个包括人工智能、算法在内的工业4.0新技术应用,以提升生产流程同步化和效率。在无锡新建的小分子创新药工厂也于今年5月正式开工。其青岛基地目前总投资7.5亿美元,聚焦吸入制剂生产,预计2027年年底至2028年初投产;其泰州基地新建的生产线也于近期正式开工。这些布局不仅为本土市场服务,也将作为全球药品供应的重要支点,辐射70余个国家和地区。
坚定扎根中国,迎接更广阔的未来
“我们非常看好中国创新生态的前景,也坚定看好中国在全球健康体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在采访尾声,尹思睿的语调中充满了信心。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阿斯利康的创新药物和优质医疗服务已覆盖全国400个城市和近3000个县域,累计惠及超过6500万名患者。
但比数字更重要的,是一个跨国企业对这片土地的信任与投入。在与记者的交流中,尹思睿强调:“‘人人享有健康’不仅是全球的愿景,也是中国政府的重要承诺。我们希望成为这一进程的有力推动者。”
这位坚定而富有远见的女性领导者,正将阿斯利康的全球资源与中国的创新生态紧密相连,推动企业在可持续健康体系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她说:“医疗健康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我们不仅在做药,更是在构建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世界。”
或许,“思”与“睿”不仅仅是她钟爱的中文名字,更是一种写在人与企业之间的默契,也映照出阿斯利康在中国这片热土上不断书写的未来故事。
关键词: